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为什么有的人从不读书但其远见、思维方式、做事方法却那么卓越?

ByteNews
2022-12-15 / 0 评论 / 3 点赞 / 11,667 阅读 / 3,583 字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2-12-17,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什么有的人从不读书但其远见、思维方式、做事方法却那么卓越?

厉害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思维」已经处于比较高的层次。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NLP 理解层次」,**它把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分成了 6 个不同的层次,而这些层次是有高低之分的。

我们首先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假设,你现在是一个「某品牌运动鞋」的门店代理商,门店开在上海的闹市区已经很多年了,你雇了些人帮着你经营,你每周来一次店里了解情况,门店的生意一直以来都比较稳定。

但是最近,你发现生意越来越差了,销售额一直在下滑,而且你还发现,有些鞋子的「进货价」竟然比淘宝上的「零售价」还要高,很多客人来店里逛了一圈,最后竟然都跑到网上去下单了。

除此之外呢,由于生意越来越差,你店里的小伙伴也开始变得消极,客人进了店,他们都不太愿意去搭理...

你看到这个情况就非常生气啊,但是呢,刚准备发火,其中一名员工却突然跑过来,向你提出了辞职...

而且,这个地段的房租开始变得越来越贵;库存也因为滞销而越积越多;甚至你所在的这个闹市区,现在连逛街的人都开始变少了…

你的店铺已经开始亏损,而你之前投入了大量的装修成本和库存,如果现在就关门,你的损失将非常大,怎么办?

好,你可以按下暂停键,在这里停顿 30 秒,想象一下自己就是这个代理商,请问在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有些人说可能会这样说:

「你看,这个事儿还是得怪淘宝,是马云毁掉了实体经济!而且,房东是白痴吗?逛街的人已经变少了,他竟然还涨我房租,还让不让人活了!最过分的是,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回事?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稍微有点压力,这人竟然就跑了,真的是跟我们这一代年轻的时候没办法比…」

当然,也有些人是这么思考的,他心里可能会想:

「这员工不积极,肯定是激励不够,那我就加钱呗,不就几双鞋子嘛,我还就不信卖不出去了,从明天开始,我亲自来盯店…另外,上个月我们不是有几家企业定了一批鞋子吗?这个月我们就多打点电话,多做一些企业客户呗!如果再不行,我们也可以开个淘宝店啊,把鞋子也放到网上卖!」

还有另外一种人,他的思路和前两种都不太一样,他可能会这么思考:

「可能并不是我们经营能力的问题,更不是员工的问题,而是时代变了,玩法不一样了,就像古代人怎么打得过现代人呢?所以我还是得先去学点新东西,比如什么新零售啊,O2O,体验经济、社群经济…等等,看看能不能在里面找到一些解决办法;或者去了解一下同行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好像有些还活的挺滋润的,这两天先找个同行群,先进去学习一下…」

你看,为什么面对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反应和解决的办法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有些人会抱怨环境,有些人却变得更加的勤奋,而有些人却选择去学习?

到底哪种方式才是正确的?

这里,我们就需要用到一个新的概念来解释这个现象,这个概念叫做:NLP 理解层次。

解释一下,NLP(中文名:神经语言程序学)是由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在 1976 年创办的一门学问,许多世界名人都接受过 NLP 培训,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 60%,曾经采用过 NLP 培训员工,而「理解层次」就是 NLP 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这个理解层次的概念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与我们有关系的事情,我们都会赋予它一些意义。比如前面的例子,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造成这一切「都是马云的错」!这个就是他赋予的意义。

但是,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所赋予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的理解就会不同,而理解不同,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当然也会不一样。

「NLP 理解层次」把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分成了 6 个不同的层次,而这个层次是有高低之分的。

如果你用低维度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感觉它根本无法解决。但是当你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它的时候,它也许就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甚至连问题本身也消失了。就像马车的时代,大家都在寻找更快的马,但是当汽车被发明出来之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因为马的快慢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

好,铺垫了那么多,那么理解层次到底应该怎么用呢?

为了便于你的理解,我们以每个人所处的不同理解层次,把人「极端化」的分成 6 种不同的类型。理解层次越高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个线下门店的案例出发,看看这 6 类人,分别会如何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层次:环境。

处在这个层次的人,他的典型思考模式是:这都是你们的错!

什么是环境?就是除你自己之外的一切都是环境,比如你身边的人;你的领导、同事;你的公司;你的竞争对手;市场环境;天气;大众舆论…等等。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他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因为环境的不好」而产生的问题。比如:

l 工作不顺利,那是因为领导是个白痴...

l 没有晋升的机会,那是因为公司的办公室政治太严重,而且没有好的晋升机制...

l 房子太贵买不起,那是因为黑心的炒房团惹啊、再加上政府调控无能、自己也没有一个富爸爸…

总之,发生了这个问题,不是我的原因,是别人的原因,是公司的原因,是市场的原因,是政府的原因,是运气的原因,都是我命不好,生在了这样的一个时代,遇到了这样一群人...

而他寻找解决办法的途径,也会从改变环境的角度去思考。比如:

l 这家公司不好,导致我没有晋升机会,那我就换个公司呗…

l 找了一个男朋友,现在对我越来越差了,怎么办?再换一个呗…

不知道你平时有没有接触过这种人,只要一跟他们接触,你就会感觉这个世界真的是太糟糕了!周围的环境不好,身边的人都在针对他,天天还都能遇到一堆倒霉的事情,分分钟就感觉他们快要活不下去了…

我们通常称这种行为叫做「抱怨」,但你是不是也曾劝过这些人不要抱怨?而且,她们似乎也知道抱怨不好,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在不停的抱怨呢?

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层次处在了最低的「环境层」,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被死死的困在了这个层次,并不是他们想抱怨,而是在他眼里,除了看到环境之外,就再也无法看到其他的了。因此,他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也就只能是换个更好的环境…

所以,如果是这类人遇到了案例中的这个困境,他似乎除了抱怨房租、淘宝、员工,他是真找不到还有什么其他原因了…

好,我们往上走一层,来到理解层次的第二层:行为

处在行为层次的人,他的典型思考模式是:我还不够努力!

图片

也就是说,当这类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说:「想要解决问题,那就得开始行动啊!不能改变环境,我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我为什么还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我不改变,环境如何改变?我不行动,环境如何改善?」

是不是听着很鸡汤?有点像成功学?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位非常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们从不对环境妥协,他们相信上天不负有心人,只要持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有转机!他们是别人眼中的「行动派」、「实干家」…

处在这个层次的人,他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因为我的努力还不够」而产生的问题。比如:

l 收入太低?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l 买不起房子?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l 创业失败了?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

总之,发生了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偷懒了?是不是努力的还不够?是不是要加大工作量?

如果你处在「行动」这个层次上,「环境」的问题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而要解决问题,你也会从「行为」这个层面去寻找解决办法,比如:

l 这都一年没涨工资了,今晚开始多加 1 个小时的班!

l 女朋友为什么最近对我冷淡了?我要多发些消息,多打些电话去关心她!

l 公司的业绩变差了?那一定是我睡觉睡的太多了,从明天开始我不睡觉了!

好,如果是这类人遇到了线下门店的这个问题,他会怎么办呢?

他可能就会这样思考:「我付 24 小时的房租,却只营业了 8 个小时!那怎么行?明天开始 24 小时营业,我全天待在店里亲自销售!员工么,分成两班倒,空闲的时间就给我打电话找企业客户,我就不信卖不出去了!」

但是,是不是只要努力,所有问题就都能被解决了呢?越努力的人,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大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

200 年前,人们的平均工作时间是 16 个小时…他们也许比你更加勤奋,但是他们的个人产值却不足现代社会的万分之一,为什么?

因为努力,的确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喜欢鸡汤?反对成功学?就是因为它们只告诉了你要努力,却没有给你方法,它们只是帮助你脱离了最低的「环境层」,来到了第二低的「行为层」!以为给你打一针鸡血,你开始奋斗了,你就一定能成功!

这样的思考逻辑,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呢?

问题的解决,时代的进步,并不是只靠「努力」就可以的,一定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背后推动,我们需要再上升一个层次…

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层,它叫做:能力

在这个层次的人,他的典型思考模式是:方法总比问题多!

比如你看,农业时代的人比我们更加忙碌,但生产力却不足现代人的万分之一,这是为什么?

3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