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零和经济学 - 全球化的末日

ByteNews
2023-01-18 / 0 评论 / 2 点赞 / 13,253 阅读 / 5,345 字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3-01-23,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零和经济学 - 全球化的末日

说到贸易部长,人们一般不会有慷慨陈词的印象。但上个月韩国通商部长安德根却在发言中严辞警告说如果欧盟威胁要效仿美国保护主义产业政策最后成真,那世界将会打开潘多拉的魔盒。“日本、韩国、中国,所有国家都会无视全球贸易规则加入到这场极艰难的大赛中来。”过去几十年里花了无数心血缔造的国际贸易投资系统将会土崩瓦解。

曾担任美国贸易副部长,主管美国出口管制的威廉姆·莱因施说的更加直白。他说,美国一直都致力于保持相对其它经济大国的科技优势。但是如今美国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采用的手段变得不同了:“我们的政策从‘跑得比别人快’变成了‘跑得比别人快,同时给对手使绊子’。”世界几大经济强国正在开始把经济发展,至少是在大量战略产业里的经济发展,视为是零和博弈。这样的转变对于全球的经济繁荣极为不利。

去年 9 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讲话中提出了这种以邻为壑方法的基本信条。他提出仅仅保持对中国和其他竞争对手的科技领先已经不足够了。相反,美国应该在芯片、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清洁能源领域寻求“尽可能大的领先”。为了做到这一点,美国不仅仅要欢迎人才、促进创新,也要阻挠中国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

沙利文在讲话中描述了美国制霸的两种主要手段:一、利用补贴和其它产业政策把供应链从地缘政治对手内部移除,二、通过更严格的投资审批和出口管制来保证高级技术不落入非盟友手中。过去,美国曾是世界自由贸易和开放经济最积极的支持者。因此在它出台并加强了这样的政策后,其它国家纷纷开始效仿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一来直接结果就是本来已经停滞不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陷入雪上加霜的境地。

这一趋势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突然热衷于产业政策。2022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项成本高昂的法案试图以国家安全、创造就业以及去碳化为理由刺激本土产业。CHIPS 芯片法案为半导体行业注资 520 亿美元,其目的是逆转美国在芯片制造业里过去几十年来一直下滑的市场份额。而通胀削减法案(IRA)则出资近 4000 亿美元投资清洁能源,并减少重要供应链如电动汽车的电池制造等对中国的依赖。


试图提升本土行业,压制外国对手的国家可不仅仅只有美国而已。根据联合国的数字,全世界有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世界总 GDP 的 90%,已经出台了正式的产业战略。G7 国家花在产业补贴上的开支占 GDP 的比例从 2016 年的 0.6%飙升到 2020 年的 2%。这其中有一部分是针对疫情的,例如欧盟实施了一系列巨额的复苏措施,包括超过 8500 亿美元的开支,内含大量企业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产业补贴的金额比起 2020 年的顶峰有所回落,这个数字依然要远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准。

那些考虑要把制造部门退出中国的跨国企业中有一部分就等于说是政府买单让他们迁址。日本 2020 的财政预算里包括了奖励此类迁址的开销。印度在未来 5 年里会拿出 260 亿美元的奖励试图吸引 14 个不同产业的企业来印度建厂。如果商务开始分裂,企业被迫要选边站,那么这样的政策将会变得司空见怪。

政府补贴急速增长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以眼还眼。换句话说,有的补贴政策就是针对抗衡别国的奖励政策提出的。美国芯片法案的 520 亿美元开支听上去相当慷慨,但是根据瑞士银行的数据,未来十年里七个在半导体行业补贴最高的经济体(除美国外有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和台湾)预计相关总开支为整整 3710 亿美元。台湾这周刚刚公布了芯片制造的新免税条款。

目前中国占有 70%市场份额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也是另一个吸引补贴和其它政府支持的例子。从 2020 年开始,印尼禁止了镍出口,期望此举能鼓励本土的电池制造。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在矿业和矿石加工业上投入几十亿美元。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引起巨大争议的一项条款就是让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 7500 美元的退税。这项退税中有一半金额适用于电池部件在美国国内制造组装的汽车,而另一半金额则要看电池里的矿物质原料来自哪国。此外汽车的最终组装也必须在美国国内完成。不满足这些条件的外国电动汽车因此将会在市场上处于巨大的劣势。例如,美国目前除了特斯拉以外的第二大电动汽车供应商是韩国的现代。它的汽车是在外国组装,因此不满足退税的要求。现代目前正在美国建造一座造价 55 亿美元的工厂,但要等到 2025 年才能开始生产。即使如此,因为美国当局对于取决于电池内矿物质来源的那一部分退税的细节规章还未公布,即使本土制造现代汽车是否能满足全额 7500 美元的退税尚未可知。

其他政府很可能会用以眼还眼的方式来针对美国的这一政策。12 月,法国和德国的财长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呼吁欧盟出台类似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法律。欧盟竞争监管的负责人玛格丽特·维斯塔格长期以来监视欧盟内部的政府补贴政策,但她对延长疫情造成的规章放松期限没有意见,这让欧盟成员国有更大的自由来出台对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政策。

加在一起,开支总额是相当惊人的。如果美国以外的七个市场经济体(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印度和韩国)都学习美国出台相当于 GDP2%的补贴政策,这八个国家的补贴总额将会达到 1.1 万亿美元。在那些获得最多补贴的行业里这个效果会更明显,半导体行业收到的总补贴值将会超过其年营业额的 60%。西方国家的纳税人正在拿出大量的钱减少世界经济至关重要部分的效率。


投资审查是沙利文提出的另一种保持美国科技领先的手段。价高者得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简洁明了,如果竞标者来自中国更是如此。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保有世界各国的投资政策记录,根据他们的数字,2020 年限制外资的新法规数目来到了历史最高点。他们计算去年全球投资金额中有 63%受到某种程度的审核,比 2020 年的 52%提高不少。

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负责审核并禁止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商业合同。其模式目前受到很多国家的投资审核机构借鉴。2018 年,新的立法在和“关键”科技基建以及敏感个人数据相关的商业交易上赋予 CFIUS 更大的权力。9 月拜登发布的一项政令要求该委员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供应链安全和科技领头地位。

该委员会近年来工作确实非常繁重。在 2017 年到 2021 年间,CFIUS 调查了 661 桩交易,比之前 5 年调查的数目翻了一倍有余。虽然它最终叫停的交易目前相对还较少,但很多企业为了避免不良影响都在它最后决断之前中止了商业谈判。两年前,川普发布政令要求抖音出售其在美国的业务,虽然该政令之后被撤销,抖音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直到现在还和 CFIUS 在进行谈判。

2020 年,欧盟呼吁成员国设立或加强投资审查机制。如今几乎所有欧盟国家都有这样的机构。光是 2021 年一年就有 3 个成员国引入了新的审查机制,6 个成员国加强了现有法律。在投资审查方面,很多这些机构都是初学者。去年,德国的审查机构就特别繁忙,他们先是叫停了医疗科技公司禾珥医疗收购案,之后又否决了汽车芯片制造商埃尔莫斯的工厂出售。迟迟没有出台的法国审查方针也于 9 月公布,完全没有限制监管机构在审查交易时具有的巨大自由决策权。英国的审查机制一年前开始正式审查交易,现在已经叫停了 4 桩交易(其中 3 桩包括中国买家试图收购半导体公司或技术)。

更多的限制将会接踵而来。12 月,加拿大宣布立法加强其投资审查过程,仅仅几周前,3 家中国投资商被命令出售其在加拿大锂矿里所占有的股份。荷兰预计将会在今年实行新的海外投资审核机制。

虽然这些投资审核机制实际叫停的交易数量还不高,但它们的监管范围,以及它们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些法规通常只对“战略性”行业生效,但这个词的定义非常宽泛。根据 2021 年上交给 CFIUS 审核的交易来看,美国股市 60%的市值处于它监管范围之内。英国监管机制覆盖的 17 个行业占了英国上市大型企业总市值的 35%。2021 年,欧盟接受的外资交易审核中有 29%的交易体验了极为细致的审查。

这还不够,沙利文希望这一趋势更进一步。他在演讲中说:“我们正在起草针对敏感科技行业境外投资的监管方法。”在华盛顿有一种看法现在被广泛接受,即美国资本不能用来“增强竞争对手的科技能力”(例如,自 2000 年以后,美国风投在中国投资总额超过了 500 亿美元)。有的限制已经存在了:例如,芯片法案禁止接受补贴的企业做出让中国半导体业得益的大额投资。即使如此,完整的监管机制出台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到目前美国每年 1710 亿美元境外投资的去向。欧盟委员会也表示将考虑从 2023 年起审核境外投资。

限制对某些国家、企业或个人提供商品服务的出口管制是沙利文提出的第三项政策。西方政府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大力使用了这一武器,限制对俄罗斯出口从芯片到化学品的一系列商品。其目的不仅仅是妨碍俄罗斯的战争机械运作,也为了干扰如炼油等关键行业。沙利文夸口说正是这些出口管制最后迫使俄罗斯不得不从洗碗机上拆下芯片用在军事仪器上。美国一直有一份企业黑名单,名单上的企业如果要购买有潜在军事用途的商品必须申请批准。这份“实体名单”上的中国企业数目从 2018 年的 130 家增加到了 2022 年的 532 家。去年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计算目前黑名单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来自中国。光是 12 月,就有 36 家企业被加到了这个黑名单上,包括之前在和苹果公司洽谈供应合同的长江存储公司。

美国的另一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试图通过对企业罚款来限制出售基于美国科技的产品,即使该产品是在国外设计制造的也不例外。这项影响深远的法规对华为的智能手机制造打击巨大。

10 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用于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算法的高级芯片进行出口管制。这项新规定基本上禁止了对中国公司出售高性能芯片,以及需要生产这些芯片的软件和硬件。今年美国预计会在其它高科技领域实施类似的限制。

10 月宣布的限制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的解读扩大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私有和国有企业不作区分。因为高级芯片制造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援,如软件升级、零配件和工程支持等,而这些服务产品也受该规则管辖,美国智囊组织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葛莱格里·艾伦表示“短期内,这些限制可能会让中国生产最尖端芯片的能力倒退”。巴克莱银行认为这些管制会让中国年 GDP 增长减少 0.6 个百分点。

这些管制的尺度实在是太大了,美国有可能会发现要说服盟友实行类似管制并不容易。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那么这样的管制将会事倍功半。其它拥有高级半导体工业的国家如荷兰和日本可能会继续向中国输送可以用来替代美国的技术。美国政府最担心的是会重蹈之前卫星工业的覆辙。1999 年,美国引入对中国的大范围卫星科技出口管制,但欧洲企业开始设计不含美国零件的卫星,避开了监管机制。最终美国企业损失了营业额,而中国获得尖端卫星技术的途径则未受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外国芯片制造商自然痛恨失去这一大块收入来源。美国正在向日本和荷兰施压让它们出台类似政策,目前效果尚不明朗。大型半导体企业则已经怨声载道,世界最大芯片制造企业台积电提出管制会减少行业的生产力,降低效率。

这个论点对于所有影响国际贸易投资的新障碍都同样适用。随着效率和竞争优势的逻辑逐渐转移到注重安全和经济国家主义上,世界各地会出现重叠投资的问题,成本将会上升。最终结果是纳税人和消费者将不得不掏出更多的钱,世界整体经济繁荣程度下降。

外国直接投资总额 2007 年占世界 GDP 的 5.3%,达到顶峰,到 2021 年,这个比例已下降到 2.3%。那些依然在进行中的商业合同收到的监管压力也在增大。2022 年,德国政府批准一家中国企业收购汉堡某港口 25%的所有权,比之前计划的 35%有所减少。2021 年,法国批准的境外投资中有一半不得不接受额外条件。

同时,补贴政策也在影响资本开支的去向。半导体行业本身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就特别严重,而如今因为人为补贴政策出现了过度供应的巨大风险。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自 2020 年中以来,美国各地宣布了超过 40 个新的半导体项目,包括英特尔和台积电据估计斥资 600 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造的芯片制造工厂。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也处于同样的暴饮暴食阶段。根据高盛银行的报告,美国和欧洲企业要将电池供应本地化需要在这个十年投入约 1640 亿美元。


如果单拿出来一条一条讨论,这些政策会加大国家经济中的投资额度,但从全球角度来看它们会大幅度抬高成本。根据计算,在半导体、清洁能源和电池行业如果各国重叠现有投资其总成本将会是世界 GDP 的 3.2%到 4.8%。零和世界这一逻辑同时也意味着政府干预力度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因为说到底,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在海外无法保证公平对待和开放市场的机会,那么最逻辑的选择是所有国家都一起圈地保护国有产业。

有的国家确实对现有全球秩序存在一定威胁。欧洲支援乌克兰之后,俄罗斯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这证明了在关键进口行业依赖俄罗斯存在巨大风险。西方国家希望阻碍竞争对手的经济发展从而降低此类风险从他们的出发点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么做的背后存在巨额成本。此外,以国家安全和竞争为名出台的经济政策覆盖范围之广、实施手段之粗糙也意味着这些政策最终不但伤害到对手也影响了盟友,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零和心理是否能让世界变得更安全尚未可知,但它一定会让世界变得更贫困。

2

评论区